8月7日,上海國際航運中心羅涇集裝箱港區(qū)一期開港。
在羅涇港區(qū)集裝箱碼頭,橋吊、軌道吊矗立,自動化無人集卡運載著集裝箱在碼頭各處移動,幾乎看不到任何操作人員出現,這是國內當前最先進的自動化碼頭。
記者從上海市交通委獲悉,全自動化的羅涇港區(qū)集裝箱碼頭脫胎于傳統(tǒng)煤炭、礦石裝卸碼頭,是我國首個系統(tǒng)化舊碼頭集裝箱改造項目。羅涇港區(qū)集裝箱碼頭改造一期工程作為上海市重大交通工程之一,是上海國際航運中心數字化、智能化、綠色化轉型發(fā)展的成功樣板。
上海國際航運中心羅涇集裝箱港區(qū)一期開港
煤炭碼頭綠色改造
羅涇港區(qū)碼頭曾是上海港煤炭和礦石運輸服務的主要作業(yè)區(qū)。由于高污染和低附加值,煤炭碼頭、礦石碼頭于2017年和2019年先后停產。與此同時,上海港集裝箱泊位能力不足的短板也逐年顯現。
羅涇港區(qū)碼頭開始了“改頭換面”之旅。2022年9月,上海港羅涇港區(qū)規(guī)劃修訂方案獲批,將百聯油碼頭與現有煤炭碼頭一并調整為集裝箱碼頭。
項目于2022年12月底開工建設,2023年12月28日一期工程建成交付后,碼頭開展調試運行,生產環(huán)節(jié)晝夜最高調試生產量超過4000標準箱。本次正式開港的一期工程建成1個10萬噸級泊位和4個1萬噸級泊位,設計年吞吐量260萬TEU(標準箱)。
施工上,工程項目利用廢舊材料建造嶄新碼頭,舊結構資源利用率達到70%,被拆除的30%建筑材料均被再次利用,將工程建設產生的環(huán)境風險降到最低。此外,一期工程平面呈反“F”形深入長江,分前、后、內三檔布置:前檔設1個10萬噸級集裝箱泊位;后、內檔分別設2個1萬噸級集裝箱泊位,把碼頭岸線資源運用到極致。
運營上,羅涇集裝箱碼頭運營所需的岸橋、軌道吊、AIV以及叉車、巡檢車等設備及車輛均為純電力驅動,輔以AIV智能充換電機、應用變頻調速及勢能回收、光伏發(fā)電等綠色節(jié)能技術,實現作業(yè)過程“零碳排”。同時,碼頭全泊位配置岸基供電,并與有關船公司簽訂岸基供電協議,明確船舶靠港期間使用岸電驅動,有效減少了船舶靠岸期間的碳排放、廢氣排放和噪音污染。
上海國際航運中心羅涇集裝箱港區(qū)
國產“大腦”精準管理智慧碼頭
近年來,智慧港口建設已經成為上海港高質量發(fā)展的強勁推動力。
自動化單小車集裝箱裝卸橋、自動化軌道式集裝箱龍門起重機(ARMG)、智能水平運輸車(AIV)是碼頭現場作業(yè)的頂梁柱。目前,羅涇港區(qū)共有14臺自動化單小車集裝箱裝卸橋、31臺ARMG和90臺AIV。
其中,AIV有別于洋山四期自動導引車(AGV)以磁力循跡引導進行作業(yè)的方式,它無需安裝磁釘,僅依靠自車感知識別系統(tǒng)與算法等進行識別、導航,即可實現不同角度下多方位精準感知,做到全場無循跡的自動引導,自動駕駛級別達到L4。同時,AIV支持混合交通,具備精細化箱區(qū)蟹型換道繞行、多車路口交匯博弈通行、霧天作業(yè)等智駕能力,運營效率顯著提高。
羅涇港區(qū)的“智慧大腦”是首次國產化轉型應用的智能營運管控(NEO-TOS)系統(tǒng)。該系統(tǒng)基于國產數據庫、國產操作系統(tǒng)和服務器的基礎設施,依托自動控制、大數據、人工智能等技術,全面實現岸橋、軌道吊及AIV的智能化運轉。比如,根據現場生產指令及AIV電量,能自動安排AIV執(zhí)行換電程序,換電車輛從接電指令至換電完成約8至10分鐘,無需人工干預。
未來,上海將加快推進羅涇港區(qū)集裝箱碼頭改造二期工程、小洋山北側開發(fā)等重大港口建設項目,以數字化、智能化、綠色化為主線,打開上海港高質量發(fā)展和未來箱量增長新空間。
煤炭網版權與免責聲明:
凡本網注明"來源:煤炭網www.dysmaa.com "的所有文字、圖片和音視頻稿件,版權均為"煤炭網www.dysmaa.com "獨家所有,任何媒體、網站或個人在轉載使用時必須注明"來源:煤炭網www.dysmaa.com ",違反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。
本網轉載并注明其他來源的稿件,是本著為讀者傳遞更多信息的目的,并不意味著本網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。其他媒體、網站或個人從本網轉載使用時,必須保留本網注明的稿件來源,禁止擅自篡改稿件來源,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。違反者本網也將依法追究責任。 如本網轉載稿件涉及版權等問題,請作者在兩周內盡快來電或來函聯系。
網站技術運營:北京真石數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、喀什中煤遠大供應鏈管理有限公司、喀什煤網數字科技有限公司
總部地址:北京市豐臺區(qū)總部基地航豐路中航榮豐1層
京ICP備18023690號-1 京公網安備 11010602010109號